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残鞭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残鞭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时候过年,您有过捡残炮(鞭炮没有正常爆破),折断后用火柴点燃看呲花的经历吗?
我们小时候遇到没有炸的爆竹,就象捡到宝贝,我们不但用火呲,还用石头砸,也能砸响。还可以把大一点的炮仗一层层扒开,用一根麻绳(棉线可行)打个活结,活结两端留长长的一段,把活结放在炮药中,然后再把炮仗卷起来,卷紧粘好,两个人猛拉活结的两端,活结解开过程中摩擦产生热量,引爆炮仗。各位朋友们,你们小时这样玩过吗?
说说我自己。其实是想小时候过年的感觉了,才抛出来这样一个话题。生在农村,家里很穷,过年时一般都是买两挂鞭炮,两捆二踢脚。鞭炮舍不得一次就放了,总是从上面拽一个拽一个大的,用点燃的香头燃着,一个个扔着放。只有年三十中午,才舍得放整挂。但那时的鞭炮都是黑火药,做工也不好,所以常常有哑炮,放完整挂的后,就去捡哑炮。那时最盼望的是谁家二踢脚飞上天后第二响儿没响,落到家里院子里,赶紧跑过去用小棍先捅捅,确认是哑的后,像宝贝似的收藏起来。等过了三十和初一,这些哑炮和残炮就成了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了。一般有两种玩法,一是把倒出来的火药装回炮筒用泥封好,改造成新炮,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手艺。再就是直接敞开火药,点燃,看呲花。想起来,那曾经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这事情估计所有的小孩子都干过,我当然也不例外了😀。小的时候经常在放过鞭炮的炮灰堆里找没点燃的鞭炮,炮芯比较长的就拿去点着玩;稍微短的就拿来几个小朋友考验胆气,经常在小朋友拿香去点的时候发出“嘣”的声音吓唬;实在太短的就拿去拆或折断直接点,伴随着兹拉的一道白光闪起和一道黄烟飘起,就剩下一堆残渣,很好玩。
这是必须的,不调皮不好动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大年三十中午吃饭前放鞭炮,出的第一锅饺子抄几个敬奉天地神灵鬼神,然后我们才可以吃!小时候吃饭次要,玩耍是第一位。家人长辈放完鞭炮,等几分钟再去捡(因为有些鞭炮燃烧速度慢,可能刚放完,再去捡的时候爆炸,很容易伤到自己,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捡出来残炮大“解剖”,装到小瓶子里,积攒多了,晚上当烟花一放,很高兴,虽然只是几秒钟的燃放,但是我二十几年的珍贵的回忆。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市井趣闻”,将会带你了解更多的生活趣知识、趣闻。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评论,说说自己的看法,只要您留言,必秒回,谢谢
谢邀
这种事肯定干过啊,没这种经历的人我感觉童年是不完整的,不光呲花,我记得我最牛的一会就是改造烟花。不记得该的过程了,当我全部弄完点燃后我以为会有非常漂亮的烟花出来,谁知道最后居然爆了!爆了!爆了!当时把我吓得懵逼了一分钟的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残鞭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残鞭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