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鞭炮爆竹和烟花爆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鞭炮爆竹和烟花爆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鞭炮与爆竹有什么区别?
《荆楚岁时记》曾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这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中国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
在火药发明之前,只有“鞭”,没有“炮”。人们甩鞭子,鞭子的尾部发出“啪”的声响,这种动作作为一种礼仪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火药发明以后,制作的“火药爆竹”,有些“火药爆竹”的声音与鞭子甩动的声音类似,所以就出现了“鞭炮”的说法。
火药封装不密闭的叫烟花,不会爆炸。封装密闭的,一旦点燃会爆炸,叫爆竹。烟花通常添加一些金属元素以增强焰色反应,好看爆竹通常只听声音,除了火药什么也不加。简单来说呢,爆竹主要是听响的;而烟花主要是观赏的。
烟花和鞭炮一样吗?
烟花和鞭炮是两码事,是作用不同的两个概念。烟花作工复杂,是根据火箭上冲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它的力是上冲力,就是把花孑送到空中再施放给人们看,就像尺箭把卫星送入轨道一样。而鞭炮是根据地雷手留弹爆炸的原理制作的。鞭炮的力是横冲力。它能把炮身炸的粉碎。
烟花与鞭炮火药一样吗?
鞭炮也叫做爆竹,和烟花类似,都是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材料不同
鞭炮一般除了火药什么也不加;而烟花通常还会添加一些金属元素,以增强焰色反应。
2、密封性不同
鞭炮在火药封装后要密闭,一旦点燃就会爆炸;而烟花在火药封装后不密闭,点燃后升空,不会爆炸,危害性比鞭炮小。
3、效果不同
鞭炮的主要目的是听声音;而烟花主要是用来观赏的,注重视觉效果,因此颜色和花样更多。
鞭炮和烟花有区别吗
鞭炮和烟花都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因此一定要远离法规规定的禁放区域,不要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燃放。
燃放时要仔细查看烟花爆竹外包装上标注的注意事项,按照说明小心操作,点燃后立即离开到安全位置,如果出现没有反应等异常情况,也不要马上靠近,最好等10分钟左右再去处理。
什么叫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由于烟花爆竹其中的火药成分,燃放者在燃放时如果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燃放或者燃放违规产品,就会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爆竹和鞭炮的起源和区别是什么?
爆竹,就是用火烧竹子,使它爆裂,发出噼啪的响声。所以被称为爆竹。鞭炮,一般是指火药出现并开始使用后,人们用火药制成的像竹节一样的东西,点燃后会炸响,因为很多这样的东西串在一起,像一条鞭子,所以被称为鞭炮。鞭炮是用来取代爆竹的。
古代人们用火来烧竹子或放鞭炮,都是为了驱鬼辟邪的。
明代的张岱在他的《夜航船》一书中对此有专门的记载:
“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丈余,名山魈,人犯之即病寒热,畏爆竹声。除夕,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今人代以火炮。”
就是说在古代时,山里有种鬼,人们如果遇到就会生病,但这种鬼怕爆竹的声音,所以每到除夕夜,人们就把竹子放在火中烧,发出噼啪的声音,把这种鬼吓走。后来人们就用使用火药的火炮来取代爆竹了。
这种火炮很多个连在一起,就是鞭炮。
不过,最早记载燃放爆竹传统的并不是明代的这个张岱。南朝时的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就已经记载了过年放爆竹的情况。根据他的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一,人们“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按《神異經》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烞(音朴)熚(音必)有聲。而山臊驚憚遠去。”可见,张岱的记载实际是来源于《荆楚岁时记》。这说明,至少在南朝时,人们就有过年燃放爆竹的传统了。
由于火药是在隋唐时期才出现的,因此鞭炮应该是在隋唐之际出现的。
这么说来,我国春节过年放爆竹和鞭炮的传统是很悠久的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鞭炮爆竹和烟花爆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鞭炮爆竹和烟花爆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