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砍花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砍花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时有没有收集未爆炸鞭炮、倒出火药重新自制鞭炮的经历?都做过什么新花样?
在我的童年,曾经非常盼望过年。小时因家境不好,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有件新衣服,才会吃到各种美食。当然这种美食不是自家,而是去别人家拜年才能吃到。
平时一年四季没有新衣穿,只有过年才会穿上新衣。爸妈说: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过年时无论如何,要让孩子穿上新衣。
对于过年的我们是非常兴奋的,大年三十那天,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也会尽力帮爸妈做些份内事,忙完,下午爸爸和哥哥贴对联,妈妈开始下卤锅,我在旁边打下手(其实是为了贪吃)。一年到头,妈妈才会杀鸡,杀鹅的,买些对那时叫好吃的食物。卤完妈妈又开始准备年夜饭,我家的年夜饭很简单,妈妈除了煮一大锅的米饭,吃不完放到初一,据说像征来年不愁吃的,然后会炖只鸡,像征吉祥如意。饭后一家人围着火盆,烧着火,看着黑白电视机,等待除夕的到来。
过年了,我异常兴奋睡不着,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睡着。只到屋外传来敲门声,已有人来拜年了,看着窗外天还没亮呢。我和哥哥起床洗漱完毕,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出门拜年了。
大年初一见人问声:新年好。每次都会受到大人的夸赞:新年好,长高了,也长大一岁了,更加懂事了,新衣好美了……都是好听的,反正我们爱听,不待夸完,早就端来果盘,里面都是好吃的。嘴上说着推辞的话,手早就上前了。
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了,运气好的话,可能还会收到压岁钱。不过我没收到过,除了爸妈给的外,初一那天爸妈还会给钱,让我们相约去衔上看电影。
反正过年的那几天就是开心,有吃有喝还有玩,巴不得天天是过年啊,希望好日子天天如此。
如今的年味谈了,过年的气氛早就不存在,如今的年味不知在哪,如今的人忙着打牌,再也没有人围着火盆烤火,等待除夕的到来。
我还是很怀念儿时的年味,虽然没有现在的食物丰富,玩的烟花炮竹各试各样,我们小时有个气球就不错了。
我和许多人一样也免不了被鞭炮炸过,而且还不至一次。回想起来也蛮有意思的,记得当时放完园盘长鞭炮后,就去捡没炸的鞭炮继续点燃,当时点的那个未爆的鞭炮,个头不小、有手指般大小,引信短且快,刚点燃就在手指间炸了。我的妈呀、顿时觉得手被炸掉了没了一丝丝的感觉,耳朵还嗡嗡嗡的响个不停。当看到手没事只是黑乎乎的麻木没感觉了时侯,才知道原来只是虚惊一场而已,这只是我其中被炸的一次。好笑吗?
小时候皮的很啊,自制鞭炮倒是没有,因为怕被我妈打,太危险了。但是我们有过另外一种玩法,把那些哑炮全部捡起来,然后把火药倒出来集中到一块,然后模仿电视剧上的剧情,把火药倒成一条引线,最末端一大堆的火药,然后像烈士一样大喊一声,然后点着,最后引线到火药堆的时候自己还模仿爆炸的声音,想想就好笑。
肯定做过啊,小时候过年唯一的小乐趣,那时候农村穷,烟花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品种,把没炸的炮捡回来,把药收集起来做一个大炮,点着火要炸的话就很响,不炸也能喷一会火花。
感谢邀请!小时候比较皮,过年过节农村到处都放鞭炮,有很多哑炮,经常去捡了,自制轰天雷。拆开火药,砍一截竹子,把火药放进去,再用引线绑上几个小鞭炮一起的进去用鞭炮纸压紧,然后在竹节上一点开个小口,放引线,最后固定在地上燃放。借助火药的冲力,把引线绑着的小鞭炮推上天,在半空炸响,这还是蛮好玩的,但有危险性,不建议学习啊!😃😃😃
青楼和妓院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区别呢?
在清代道光皇帝之前青楼和妓院是有本质区别的:
唐朝的长安.宋朝的开封.明朝的扬州青楼是很纯净的文化娱乐场所。经营青楼的人都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不然撑不住场子。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搜寻才貌双绝之人为歌女培训,做到琴棋书画,歌舞弹唱无所不能。那时的青楼类似于艺术演出团体,各地的花魁会受到名星般追捧,成为社会名流眼里的牡丹花。歌女又叫商女,卖艺不卖身,她只钟情自己心爱的人,苏轼的第三位夫人就是十六岁的青楼歌女王朝云,因其天真烂熳.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后人为其立碑塑像……而唐代边塞四大诗人在青楼饮酒还留下了一段佳话:
有一天,王之涣.王昌龄.岑参.高适相邀去喝花酒。那个年代歌女是诗词文化的传播者,四人打睹看谁的诗被传唱的最多说明谁最厉害,结果是王昌龄的诗唱的最多,然后是岑参,再然后是高适,听了半天就是没人唱王之涣的诗,这下王之涣脸上挂不住了,他说:“前面几位都是胭脂俗粉,年龄太小,如果长得最美貌年龄最大的女子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跪地磕头,拜三位为师!”王之涣的话音刚落,那位最美貌的女子唱的果然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四位诗人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惊动演唱的歌女,便问:“不知客官所笑何事?”四位诗人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我是王昌龄,我是岑参,我是高适,我是王之涣。众歌女一听惊喜万分,原来自己心仪已久的大诗人就坐在自己面前,于是纷纷过来敬酒,四位大诗也是喝得不亦乐乎……
至于 妓院的演变过程与社会的贫富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因为在康熙.乾隆之前的各个朝代,因丝绸.瓷器畅销世界各地,中国稳居世界最强国的地位,于是英国使坏,在中国制造“瘾性纪济”贩卖鸦片,大量的真金白银流往国外。其间曾多次爆发禁烟运动,但最终还是禁而不止,直至道光年间有个大臣叫徐乃济,他给皇帝出主意:这个钱不能让外国人挣去,我们让老百姓自己种。于是,国民种鸦片变成公开化.合法化,中国社会开始全面走向衰败,原来风清气正的青楼不见了,被原来少之又少的妓院全面取代。妓院和烟馆成了社会两大毒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砍花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砍花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