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畋花炮博物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李畋花炮博物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花炮始祖,李畋,是哪里人?
花炮始祖李畋是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李畋村人。
李畋,生于唐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李畋天资聪慧,随父练就一身武艺,曾被多处聘为武术教习。父母去世后,他搬至狮形山半岭上,与采药人仲叟为伴。一天,两人上山采药、狩猎,偶遇风雨,回家后,仲叟一病不起。乡人言称为山魈邪气作怪(实为瘴气),将危害一方。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亲曾说燃竹可壮气驱邪,即试之,颇具声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胆地在竹节上钻一小孔,将硝药填入,用松油封口引爆,效果极佳。乡邻仿之,一时山中爆声四起,清香扑鼻,瘴气消散,仲叟病愈。但这种竹爆携带不便,且不安全,李畋又以纸代竹,经反复试验,其声如雷,光气四射。后来,这种爆竹除用于驱除瘴气,还用于婚丧喜庆。李畋为恤民富乡做下这一事业,受到各方好评,但因缺少资金等原因,爆竹生产一时未能发展起来,直到宋代,始建作坊、爆庄。
为制作爆竹,李畋历尽艰辛,手足多次伤损,住屋亦毁于硝火,且末能按时婚娶,直到中年才与一唐姓贫女结为夫妻。此后,他继续从事爆竹制作和硝药提炼,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享年70岁。
为纪念李畋研制爆竹,其乡邻好友特集资在半岭上建李畋庙一座,还将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生日)定为爆竹节。宋时,爆竹业得到较大发展,又在县城田家巷建李畋庙一座 (后被元兵所毁),并将李畋故居改为李畋阁,将他的墓由东峰界迁至阁后重葬。清初,在县城畀冲观侧重建李畋庙。
三大烟花产地?
中国四大烟花、爆竹生产基地分别在:湖南浏阳、湖南醴陵、江西萍乡上栗、江西宜春万载;
浏阳,湖南长沙市下辖县级市,全国百强县市。浏阳是最早被称为“花炮之乡"的县市,素有“浏阳花炮震天下”的美名。浏阳花炮”品牌价值上千亿,是湖南最有价值的文化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都很高。另外浏阳还是国际烟花协会的总部所在地。
醴陵,湖南株洲市下辖县级市,全国百强县市。醴陵是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醴陵就是我国鞭炮的生产中心。
上栗,江西萍乡市下辖县,1997年由上栗区(市辖区)设为上栗县。上栗是中国鞭炮生产的正宗发祥地,早在明末清初就远销东南亚各国,上栗花炮和浏阳花炮同宗同源,但制作工艺及效果各不相同。
万载,江西宜春市下辖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万载花炮开始于宋朝,在清朝时期发展壮大,如今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均从事与花炮相关行业,是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
三大烟花爆竹产地位于浏阳大瑶镇。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汉族劳动人民发明较早,主要用于军事上,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而现代全球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动里施放烟花的活动则为跨年(除夕夜)活动。烟花是由筒壳体(纸、塑料、薄金属片等材料制成),烟火剂,封口物质,附件(如尾翼底座、横担、轴、杆),点火装置(如引线、擦火板、电点火头等)组成。
烟花是谁发明的?
烟花的历史 说到烟花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到烟花的重要组成部分——huo药。
那么huo药是怎么形成的呢? huo药,又称黑huo药或褐色huo药,是古代人民寻求“长生不老丹”的配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的。
关于烟花爆竹的发明,民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爆竹祖师”李畋的神奇传说。
相传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
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大瑶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它不仅用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更为太宗驱镇邪魅。
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国人民美好善良的愿望。
但据史书及相关的文学书籍记载,在唐朝已有了烟花的发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间,我国以huo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huo。
中国烟花爆竹的诞生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以花炮始祖李畋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无穷智慧,展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中国人民古老发明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国古老民俗的智慧表现。
明清时代,我国爆竹烟花已经很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花来祭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花炮从燃放效果来看,分成礼花、字幕、盆花、瀑布、huo箭、喷花。
清咸丰年间,鞭炮庄号遍及湖南省内外各埠,烟花鞭炮年产量猛增,大瑶、金刚头、潭江、文家市及城区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烟花鞭花已开成大行业,素有“十家九爆之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畋花炮博物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畋花炮博物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