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礼花手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礼花手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炼丹术士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为什么却造出来了火药?
在古代社会,科学和方术常常互相夹杂、难分难辨。在荒诞不经的迷信方术中往往包蕴着科学的因子。
尽管炼丹家们企求长生不老的目的是荒谬的,但在两干多年的炼丹实践中,却对古代化学医药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贡献。
对此,李约瑟博士曾有过一段较为中肯的评论,他说:“事实上,这些方士也并非完全骗人,因为他们在古代就像我们今日这样认识到,方术和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疑,汉武帝的方士们曾经揭开了真实的、有价值的自然现象中的一部分、尽管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例如炼金术、磁学、药用植物学等方面”。即是说,一些方士在炼丹活动中已有某种科学的自觉,在炼丹活动中孕育出最早的化学科学。
中国古代炼丹方法大致可分为火法和水法两种,火法主要是冶金性质的无水加热法;水法主要是溶解处理固体金石药物的方法。炼丹设备主要有丹炉、丹鼎、甘蜗子、研磨器等十几种。
炼丹中最早研究的材料可能是丹砂。当炼丹家从丹砂中提取汞时,发现了汞能与硫磺化合而还原成丹砂的现象。
炼丹术的一个重大成果是诱发了火药的诞生。火药是炼丹术士在炼丹中偶然发现的。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能治疮癣、杀虫、避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基本成分有硫磺、硝酸钾和炭等。
炼丹家在用这三种成分混台物炼药的过程中,发现会发生异常激烈的燃烧爆炸。唐中叶的《真元妙道要略》中《道藏•洞神部•众术类》记载:“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这是一次火药爆炸事故,这时虽未见火药的名称,但人们已经掌握了制造火药的技术。
关于硫磺的记载,《后魏书》说:“悦盘国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数千里,乃凝坚。人取以为药,即石流黄也。”葛洪《抱朴子》记载:“石流黄,五岳皆有,而箕山为多。其方言:许由就此服之长生,故不复以富贵累意。”这里的就是硫磺。《范子计然》、《神仙传》、《博物志》等书中都有石流黄的记载。
关于硝石,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仙药》有个“服雄黄法”,把雄黄、硝石用猪大肠搅拌了,放在坩埚中火炼。如果硝石的比例较大,就会发生爆炸。陶弘景曾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在今甘肃)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把真硝石放在火焰上烧,火焰变成紫色,这是一种鉴定硝石的方法。
方士们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伏硫磺法”和“伏硝石法”,预先使硝石、硫磺转变为其他物质,以防止爆炸和燃烧;另一方面也在研究配方和比例,使其发生猛烈的爆炸和燃烧,火药就是在这样的长期试验中发明的。
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很多科学发明的出现都是由这种“偶遇”生成的。
火药,又名黑火药,是一种早期的炸药,直到17世纪中叶都是唯一的化学爆炸物。火药一般由硫磺、木炭和硝石(硝酸钾)混合而成,其木炭是作为燃料,而硫磺和硝石作为氧化剂。由于火药的燃烧特性和能大量产生气体和热量,火药被广泛用作枪械中的发射药和烟火中的烟火药。
学术界一般认为火药发明于7世纪的中国,是中国术士为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得到的副产品。早在唐代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里,就有了早期火药配方的书面记载。火药的发现导致了烟花的发明和早期火药武器在中国出现。随后火药武器也陆续在阿拉伯、欧洲和印度出现。一般认为欧洲的火药技术是由阿拉伯人传播过去的。西方最早的有关火药的书面记录是由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于13世纪记录。
炼丹术,又称外丹黄白术,或称金丹术,简称“外丹”,以区别于长寿真人丘处机全真龙门派的“内丹”导引术。炼丹术约起于战国中期,秦汉以后开始盛行,两宋以后,道教提倡修炼内丹(即气功),“丹鼎派”风行一时而排斥外丹术;直到明末,外丹火炼法逐步衰落而让位给“本草学”。
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丹即指丹砂或称硫化汞,是硫与汞(水银)的无机化合物,因呈红色,陶弘景故谓“丹砂即朱砂也。”丹砂与草木不同,不但烧而不烬,而且“烧之愈久,变化愈妙。”丹砂化汞所生成的水银属于金属物质,但却呈液体状态,具有金属的光泽而又不同于五金(金、银、铜、铁、锡)的“形质顽狠,至性沉滞。”。
由于丹砂的药理效用及其理化性能,古代炼丹家将其作为炼丹的主要材料。其形体圆转流动,易于挥发,古人感到十分神奇,进而选择其他金石药物来和液体汞(水银),按照一定配方彼此混合烧炼,并反复进行还原和氧化反应的实验,以炼就“九转还丹”或称“九还金丹”。这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反应产物。在古代,它被认为是具有神奇效用的长生不死之药。成书于秦汉之际最古本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五金、三黄、乒石等40多味药物分别列为上、中、下三品,指出其分等级的标准是:“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其中丹砂被列为炼丹的上品第一,是古代炼丹术最早选择的重要药物材料。炼丹家将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汞(水银),进而又发现汞(水银)与硫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再经加热使其升华,就又恢复到红色硫化汞的原状。丹砂炼汞和汞、硫化合而还丹砂,实际上是属于化学的还原和氧化反应。晋人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
古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发明了炼丹术,很多位皇帝因为服食仙丹,年纪轻轻就登了极乐世界。
仙丹不但没有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富贵长久,反而,及早断送了其生命。
不过,虽然如此,一代一代皇帝对长生的执迷依旧没有改变,所以炼丹术得以茁壮成长。
炼丹术真的全无用处吗?其实也不是。
仙丹虽然从没有练出来过,很多副产品却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
刘邦的孙子刘安就很喜欢炼丹。他被封为淮南王,有钱又有闲。
所以吃完饭没事儿就琢磨长生这回事,以当时人们的认识,炼丹肯定是首选。
有一次淮南王准备了一丹炉雪白的豆浆,那时候豆浆是稀罕物,所以得小心翼翼,但是偏偏那天他粗心大意把石膏误打误撞的扔进了豆浆里。
于是惨剧发生了,豆浆凝结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整体,刘安大着胆子一尝,挺好吃,是他以前没有吃过的美味。
他焚香感谢苍天,自己炼丹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天,赐给他如此美味。
火药也是像这样从误打误撞到有心为之的产物。
但是火药的发现比豆腐就惨烈的多了。从战国到汉朝,炼丹士们研究火药的脚步就没停过,代价也可想而知,火药是要命的玩意啊。
诺贝尔研究炸药数次差点丧命,更别说古代那些条件简陋的炼丹术士。很多炼丹术士是用生命在研究火药。
这样前赴后继,到了隋朝研究出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组成的火药配方,唐朝黑火药就被发明了出来。
看看唐朝的火药配方,硝石,硫磺,马兜铃(这东西含碳素),还是有炼丹的思维在里面。
谁说中国古代无科学?
其实炼丹术士们的实践就有科学的实践的雏形,炼丹里面的很多讲究,比方说讲究时间,讲究火候都和科学实验相契合。
炼丹术不止能发明豆腐火药,还产生了五石散这种神物。
而在炼丹术中发明的合金技术,对于古代战争意义重大。而中医中药的炮制技术,也是炼丹术的产物。
所以炼丹更像古代的科学实践,只不过批了一件神怪的外衣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礼花手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礼花手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