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word礼花绽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word礼花绽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Word 2003中如何给文字做礼花绽放效果?
1、在电脑桌面里将需要设置礼花绽放字体的文档打开,这里以word 2003版本为例。;

2、选中需要设置字体效果的段落,点击工具栏上面的格式选项,并选择字体。;
3、进入到字体设置窗口之后,将界面切换到文字效果。;
4、点击了文字效果之后,在下面就可以找到礼花绽放。;
5、点击确定,就可以看到选中来字体被设置为礼花绽放的效果了。
word文档标题和副标题怎样设置字号?
方法/步骤
第一步,打开一个word文档。接下来,我们将在这个word文档里进行操作。
第二步,我们来看一下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我们将第一段设置为主标题,第二段设置为副标题。
第三步,选择第一段标题,点击开始选项卡里找到标题1,点击一下。
第四步,正标题就这样实现了。
第五步,副标题也是以同样的办法实现,开始选项卡,然后点击副标题。
第六步,将两个标题居中对齐,完成。
如何才能写好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格律诗?
这个问题提问的好,说明你已经注意到了一般人写诗不会注意到的问题。相比绝律之间不同的况味,格律只能算是很肤浅的内容,这里我就不多提,直接进入正题。
唐诗与宋诗有所不同,唐人重意,宋人重理,下面我以唐诗为例。
如何写律诗
初唐的律诗继承了南朝齐梁体的诗风,其特点是讲究对仗工整,追求音律协调,以及词藻艳丽。早期的律诗大多是宫体诗,题材比较狭隘,多以吟咏风月,自初唐四杰之后风气有所扭转。虽说题材有所放宽,但律诗的特点并没有变化,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工雅。
了解这点之后,我们在写律诗须注意:
对仗。对仗的形式主要有工对、邻对、宽对、自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错综对,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讲。但需注意“合掌对”,意思是上下两句虽然对仗工整,但是所言雷同,写律诗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避免。
典雅。这是相对遣词造句而言,追求语言的凝练精致,但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无法极尽雕琢之能,那么也要切忌以口语或四字语入诗。
此外,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在风格上还存在些许不同,五律贵简朴而自然,七律贵雕琢而好典。关于用典一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何写绝句
相比较律诗,绝句在形式上则简单许多,但也因此侧重于章法。
在句数上,律诗有八句,因此方便铺陈或详实叙述,而绝句只有短短四句。如果说律诗展现的是完整的一面,那么绝句就是用一条线,引领读者想象出一面。如此以来,绝句就有两个难点:
章法。要求语境连贯自然,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犹如江河一泻千里。
余味。我们在写绝句的时候,应力求言尽而意不尽,留给读者遐想的余地。
另外,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同样在格调上有所不同。七绝仍以雅为主,而五绝则以高古为宗。绝句可用俗语入诗,但这点使用得当就是返璞归真,有如点铁成金,如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果俗而无味,就成了打油诗。
如要再详细论证,一篇文章只怕是解释不完,今天暂且到这,如有兴趣,欢迎共同探讨交流。
格律诗是唐初兴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它脱胎自南北朝的音韵之学,讲究音律整齐,平仄相互映衬,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相粘相对,起承转合,以五绝、五律、七绝及七律最为常见,也有超出七律而写成排律的,那种排律跟七律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的句子都要对仗。格律诗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律诗首句用韵,若是平水韵,则可以用邻韵,新韵不允许。还是拿出习作,具体来谈一谈吧。
五绝。初学者可作练笔用,但要写好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字数少,难以修饰,又不好舒展,故而字字珠玑,句句紧凑。我有一首供大家指正。
五绝*入秋感怀*新韵
晕乱风弥动,风凄月愈幽。
不知今日景,可似去年秋。
五律。可以说是两首五绝,偶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且第三、五、七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跟第二、四、六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所有格律诗都是如此,否则就是失粘,平仄规律就会乱套。看拙作吧。
五律*紫色枫林生日快乐(新韵*藏头诗)
紫花开正好,色艳美全群。
枫叶经霜赤,林泉入涧深。
生生担道义,日日似阳春。
快把蛋糕摆,乐而吟此文。
七绝。以短小精悍著称,像电影里的特写影头,抓住瞬间大放异彩。唐朝的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牧等是七绝圣手。他们的绝句意境高无,让人回味无穷。我也举一首吧。
七绝*泛舟*新韵
玉鉴琼田三万顷,残阳余照暖江洲。
浮生只愿扁舟老。潋滟波光好个秋。
七律。在五律的基础上每一句多添两个字就行了,平仄规律依规律变化。适应于长篇大论,写景抒情,尽情发挥。律诗都要掌握起承转合的格局,一首诗中要有出彩之句才算成功。我也列举一首吧。
七律*群名感赋*新韵
墨染千山多少绿,风行万里一般春。
观他堤岸柳容浅,照我堂前花色深。
书画可将江海绘,酒杯聊作晓昏沉。
我行我素君休笑,月色澄明白古今。
同时写好五言七言的律诗和绝句是不可能的!
后人说杜公少绝,太白少律,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擅长,基本上都是属于创作中的避重就轻!
乐天的古诗十分精彩,但他的七律后人赞叹的似乎不多。
樊川的七绝万般精当,但再看他的七律或五律就稍逊一些。
诸体皆工,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比如宋朝,很多文人诗写的好,词写得就一般。这件事情后来还引起放翁叔叔的纳闷,因为陆游是诗也成,词也成。但即使这样,陆公为人称道的还是律诗,因为古今好对偶被他一网打尽了。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同时精于律诗和绝句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刘长卿人称五言长城,即后人对其五言诗的推崇。另一重含义是,他的作品中,以五言诗为最好!
学写古诗比学写现代诗容易多了,掌握平水韵,掌握平仄格律,会用一些小技巧,再穿插一些小典故,在一些论坛或朋友圈里,唬唬人,肯定够了!如果再刻苦一些,精研技巧与表达方式,写作时不停地改来改去,以力求字字精当,余味不绝,那么在一些专业的论坛上,博几个赞美也不在话下。
如果以难易而言,七律最易,其次五律,其次七绝,其次五绝。
是的,字数越少,入门越易,但写好越难!
一般而言,最好从七绝开始(因为五绝太难写,容易不伦不类,更容易挨骂,七律对仗需要水亮磨功夫),简单的法子就是前两句景物描写,越是自然清隽越好,第三句来一个转折或承接,最后一句弄得意味深长一些。
七绝写的要毫无雕琢之感才好,仿佛流下的水,转折迂回,都是自然而然,用词生动而不艰涩。哪怕是用典故,也要用一些被熟知的,而不是偏僻的,典故不能太多,除非是律诗。
律诗难就难在对仗上,这个对仗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对出来容易,对出美来就一定要精于炼字,避于合掌(杜公和放翁的律诗要多仔细看),除了对仗之外,语法结构也是必须要了解的,例如:颌联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名词+一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名词,那么颈联如果也是这种结构,读起来就感觉很不爽,仿佛上了一盘饺子之后,又上了一盘饺子,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拍黄瓜好不好?
五绝真的难到死,要对出高古之意,才叫过关。可是高古之意,哪有那么好写的?二十个字,除却前三句写实之外,要在剩余的五个字内实现逆袭和翻盘,就相当于给你一筐茄子逼你作出一道鸡汤来。
先从七绝开始炼吧,平时玩玩对联,至于头条中的那些对联,不对也罢,平仄不符,意境空乏,一年对一万个,你对一万年也提高不了什么水平。反而会拉低你的LEVEL。
想到哪,说到哪。破碎不堪,见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word礼花绽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word礼花绽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