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燃放烟花爆竹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燃放烟花爆竹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我们要将传统继承下去?
这个问题,可以用西方大哲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也就是说,现实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合理性的事物,终将会变成现实存在。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这样:如果在现当代有合理性,那么不用可以去强调传承,它也会延续下来;如果在现当代已经失去了合理性,再努力去传承也无济于事,只能放在博物馆供人怀念。
那么,传统文化在现当代还有‘‘合理性’’吗?我认为还有。
首先,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只要有人存在,就必然有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要求,这是传统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的最主要的合理性。除非,有更适合当下的伦理学说来取代,要不,传统文化仍然会传承下去。
其次,文化的根基在日常生活。虽然在知识上一个小学生就能超越所有古人,但他吃饭还用筷子、碗的图案仍是传统图案、餐桌上还要讲究礼仪、爸妈训话说着做人,走到门外,还能看到有传统意味的文字、建筑,说起话来,还会带上有典故的成语……传统文化,已经根植于日常生活,无处不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合理性,所以我们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去传承传统文化。
在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上,每个人的观点很难一致。传统有优点也有缺点,合理的做法肯定是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这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特性生生不息地绵延接续下去。
每一个时代,各个领域都有新的情况、新的需求出现,这些往往用传统的思.想或理.论是很难理解或解决不了的。如果是科技的进步,大家还比较能够适应,开始的不理解随即被发展带来的便利所征服了。
但若是思.想、文.化方面发生变.革,争议就比较大。因为它不像科技发展那样方向明显,高下立判,而是短期效果模糊,长远才见成效。此时,守旧一方就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瞎.折.腾。激.进.派就觉得是在革除旧弊、推陈出新。
比如京剧样.板.戏,就是对京剧进行的大胆改革,它继承了传统京剧的很多唱腔和程式,又贴近现代生活,还引入了交响乐伴奏,有向西方歌剧发展的倾向。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种革新的尝试就不了了之,京剧又回到传统的路子上来。
实际上从徽班进京开始,京剧从最初形成到群星荟萃人才辈出的过程,就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继承和发展。然而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京剧虽然还在进步中,但守旧的成分更重,且由于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明显处在艰难维持的阶段。可见,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也存在被淘汰的危险。
在继承和发展中,也不是所有好的就留下来,所有差的就消失了。传统中也会有一些糟粕,但要改动一下可能就阻力重重。而有一些美妙的思想文化遗产可能也会逐渐被忽视了,比如对温良恭俭让美德的淡忘,更有书法、中国画的技法传承和鉴赏能力的式微,还有民族音乐的曲高和寡等等,都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的。
传统是过去几千年,我们这个民族战胜众多来自自然与人类本身而得以生存下来最可珍贵的武器,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区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遗传密码,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出处!
传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个人方面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无所不包,社会方面则是保证我们的各色人等能够和睦相处共赵艰难困苦的共通价值观,这包括恭俭礼信爱等诸多社会准则,及父慈子孝兄悌亲人相处的法则,也包括滋润社会与沟通自然的各种高度总结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由于长期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从一个内外兼修的状态走向了固步自封,处处以天天上国自居,而近一百多年来,在西方武力的强压与别样思潮的冲击下,我们则变得不再自信,并从社会构架到人文环境多个方面转向了一些刚刚突现的教义式主义或思想,于是传统在这样一种高压下收缩到只存在于少数人的记忆中,让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几千年从上到下的畸变,好才还在没有完全丧失传统时又觉醒过来了,并渐渐复苏让这个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璀璨!
任何一民族与文明都是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的,已经失落的文明大多因为外部文明的强迫,中华文明也是一样,几次差点就要消失,好在民族的根基在因为民间对传统的坚持,我们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壮大,这就是中华文明传统的价值,这也是我们要找回传统并传承下去的最重要的理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燃放烟花爆竹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燃放烟花爆竹总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