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花爆竹基本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烟花爆竹基本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烟花爆竹分类?
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以下9大类。
(1)爆竹类:燃放时主体爆炸(主体筒体破碎或者爆裂)但不升空,产生爆炸声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2)喷花类:燃放时以直向喷射火苗、火花、响声(响珠)为主的产品。
(3)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
(4)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或旋转升空的产品。
(5)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药粒或药柱)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
(6)玩具类:形式多样、运动范围相对较小的低空产品,燃放时产生火花、烟雾、爆响等效果,有玩具造型、线香型、摩擦型、烟雾型产品等。
(7)礼花类:燃放时弹体、效果件从发射筒(单筒,含专用发射筒)发射到高空或水域后能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或其他效果的产品。
(8)架子烟花类:以悬挂形式固在架子装置上燃放的产品,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形成字幕、图案、瀑布、人物、山水等画面。分为瀑布、字幕、图案等。
(9)组合烟花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礼花、喷花、吐珠同类或不同类烟花组合而成的产品。
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旋转升空类、吐珠类。
1、喷花类: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花为主的产品。
2、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
3、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升空的产品。
4、旋转升空类: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
5、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
烟花爆竹的主要原料是烟火药。
烟火药由氧化剂、可燃物、粘合剂和有色光剂等组成,燃烧时产生光、热、烟、声等效应。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酸盐、高氯酸盐、硝酸盐、铬酸盐、过氧化物、氧化物等。氧化剂在高温下分解出氧,使可燃物氧化燃烧。
烟花爆竹规范标准?
三项标准是2004年和2009年标准的修订版,其中关于烟花爆竹的包装标准是这次发布的一个全新标准。《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的第一版标准是在2004年公布,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距离现在已经快10年时间。可以看出组合烟花的发展非常快,这些都跟标准的制定以及市场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这四项新标准分别从烟花爆竹的燃放性能、规格、药量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包装和标志是在运输和消费者使用方面进行了规定。
国家在2004年出台《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和《烟花爆竹礼花弹》的标准,对这两类产品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烟花爆竹的组合烟花已经占到了总消费量的60%以上。烟花爆竹的礼花弹在2000年以前,主要以出口为主,国内的消费量还是比较低的。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大型活动的增加,大型焰火燃放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礼花弹的燃放有一些特殊性,除了需要购买礼花弹本身之外,还需要发射炮筒、火药等特殊的配置,甚至在今天,还需要一些电子设备控制燃放过程。
作为消费量最大的个人组合烟花,这次的修订做了很大调整:第一是产品结构。之前只是对产品的高度和底面的比值做了要求,但是对高度没有做具体要求。新的标准中,对于个人燃放类的组合烟花,它的最高高度是300mm,单发的内径是30mm,高度与底面的比值从原来的2.0修改为现在的1.5,平稳性更好。
第二是药量。从原来的单发60克调整到现在的25克;如果是一个完整的组合烟花,原来的药量最大是3000克,现在是1200克,降低了大概1/3的幅度,安全性更高。
第三是对组合烟花的引燃装置做了详细规定。包括点火眼引必须是绿色的安全引线;对点火眼引的牢固性也做了要求,一般无法扯出这根引线;引燃时间比以前更严格、更精确,原来是6-12秒,现在是5-8秒。
第四是从环保和材质方面做了调整和修改。新的个人燃放类产品中对环境和对身体有害的铅等化合物现在是要求强制禁用。
第五是对燃放性能的控制做了限制。包括燃放高度的最高和最低等因素都做了限定,这样对于普通消费者会有一个可控的范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花爆竹基本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花爆竹基本知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